曹杨不由得心中一动:“不会是我投稿的《长安的荔枝》有回音了吧?”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
朝阳赶紧三步并作两步朝家走。
果不其然,刚刚走到家门口,就看见邮递员老催拿着一封杂志社来信。
邮递员老崔,老熟人了,和曹杨一家熟的很,连印章都不用,就把来信交到了曹阳手里。
落款地址是:京城市西长安街七号文化局《京都文学》编辑部。
老崔有经验,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封投稿信。
不急着走,反倒催促起曹杨拆信来了。
曹杨无所谓,即便这就是一封退稿信,也无所谓,都被笑话成这样了,也不怕再多被老崔笑话一回。
毫不犹豫的就打开了。
曹杨同志您好: 见字如晤,十分荣幸收到您投稿的中篇小说《长安的荔枝》,经《京都文学》编辑部审核组研究后,一致决定,可以录用你的小说。
但还有一些遣词造句微有瑕疵,需要修改处理。
如愿意,请收到信件后速来《京都文学》编辑部改稿。
落款是京都文学小说组责编周艳茹。
除此之外,信封里面还附带着一封介绍信,供曹杨请假或者在路途上使用。
考虑的非常周到。
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吃饭住宿都成问题。
曹杨一信在手,刚刚受了点影响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
“终于可以去京都了!
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邮递员老崔啧啧称奇:“行啊曹杨!
中篇小说,不声不响的都成作家了。
了不得,了不得!
那些人却还那样说你,我差点儿都信了!”
心情大好,曹杨趁机装把逼。
“那都是些凡夫俗子,目光短浅的很,像我这种深藏不露,大智若愚的大才,他们哪儿看得出来?
燕雀安知鸿鹄志,彘犬岂明龙虎意?”
老崔深有同感,笑着附和道:“还真是!”
…… 迈着轻快的步伐进院儿,曹杨先把这个喜讯告诉了便宜母亲。
母亲正替曹杨担忧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