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国,不如太子,论武不如三皇子,民间也无威望。
要想出彩,只能从文道入手。
白敬安在天下文人心中,都颇有分量。
司徒文心里早已做好打算,无论这一次元武国的目的是什么,纪允都要站队白敬安,就算在邦交上作出一些让步,也不并无不可。
元武如今的国力鼎盛,而大周国力渐弱。
外交上的些许让步,就算有所损失,也理所应当,司徒文不担心皇帝会因此而疏远纪允。
反之,如果能因此交好白敬安,甚至拜在其门下,对他这个外孙来说,好处颇多。
燕城北郊。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郭怀安领禁军开道,玄甲精骑两侧随行。
徐平斜卧于马车之上,英月娥跪坐在其身侧。
看着窗外的大队人马,徐平回想起年幼之际,在神京的那些日子。
那时,新皇继位不久,与靖北王亲如一家,平日里更是以兄弟相称,
而徐平也经常进宫玩耍。
徐平的印象中,宫里有位公主,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霸王。
整日跟在他身后,两人每天在宫里嬉戏打闹,惹事生非。
闹得整个皇宫,那是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不过没两年,徐沧接到北境告急的军报,父子二人也就离开神京,回到了燕城。
“离开京城已近十年之久了,也不知那个大哭包如今怎样了!”
大周布政府,乃大周朝廷四府之一,下设掌吏司、国税司、铸器司、议政司、枢密司、京卫司六司。
布政府大仲宰更是官居从一品,手中权利甚大,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早在当今皇帝还是皇子之时,司徒文便已是布政府仲宰,深的先帝信任。
皇帝继位之后纳司徒家嫡女,立为贵妃。
同为四府柱国之一,天政府大司命张启圣,已多年未参朝政,司徒文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文官之首。
青州司徒一族,更是传承数百年之久,甚至早于大周立国。
先帝在位之时,朝内五子争位,激烈无比。
而司徒文作为朝中重臣,却始终保持中立,并未站队任何一位皇子。
按说,此类朝臣,新帝继位之后,大多会边缘化处理,或让其赋闲在家。
可司徒文却不同,即便隆圣帝继位,仍旧地位显赫,权倾朝野,其人之能,可见一斑。
“老爷,明德有一事不明。”
“说。”
“现如今,陛下虽然忌惮靖北王府颇深。
但,召徐沧之子入京为质,并非上策啊。
徐沧手握重兵,更是三王之首,其子若是发生意外,陛下就不怕徐沧会反吗?”
“咱们这位陛下,历来谨慎,此举不像是陛下的风格。
若老夫所料不错,应该是张启圣那个老东西的计策。”
“那陛下是何意呢?”
司徒文缓缓站起身来,抚须说道:“当年,张启圣与徐沧,一同扶持皇帝继位。
徐沧常年手握重兵,日子久了,皇帝自然不放心。
而张启圣因为兵甲案,与皇帝也生出了间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