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内容跟其他几家差不多,都表示看好这部小说,愿意签下来。
唯一的区别就是《新报》没有开出稿酬, 只留了個号码,说可以见面聊聊。
陈永乐没有着急打过去,而是继续等待着几天。
结果,再也没有收到来信。
其实他心里倾向于《明报》的。
毕竟对金镛带着滤镜。
可惜,人家看不上自己。
两天后。
陈永乐乘坐公车跨越大海,来到了对面柴湾的一家茶馆。
约他见面的人自称叫罗斌。
这两天,陈永乐对他做了一番了解。
才知道他是《新报》的创始人。
这个人有个特点,惯会启用新人。
倪眶、伊达等多位知名作家都是在旗下名声大噪。
所以,陈永乐对这次见面还是蛮期待的。
不说别的,对方手上不但掌握了《新报》这种闻名香江的报业,还有一家出版社。
离约定的时间尚早, 点了份茶点,边吃边等。
望着窗外穿着西服行色匆匆的行人,以及马路上拥堵的车流, 陈永乐有一种回到零八年大学毕业来到沪市旅游的错觉。
约莫半个小时后, 一個微胖的中年人身影来到了跟前。
“你是陈永乐先生?”
“我是陈永乐,您是罗生?”
陈永乐站起身微笑道。
五十多岁的罗斌,穿着一身灰色西服,看起来显得格外年轻,金丝眼镜底下那双不大的眼神里,迸发的惊喜。
他大笑一声,伸手握住陈永乐伸过来的手: “想不到写出《天下第一》这般精彩小说的作者会如此的年轻。”
来之前他就猜测着陈永乐的年龄,应该不大,估摸着不会超过三十岁。
没想到,比想象中更加年轻。
“冒昧问一句,陈先生今年有二十吗?”
“罗生客气了,您叫我阿乐、或者乐仔也行,十月份满十九。”
陈永乐笑着回道。
也就是说才十八?
?
罗斌惊讶的砸吧两下嘴,开始聊起了闲话。
当得知陈永乐才初中毕业,而且只用四天就完成了这部让他觉得很有潜力的武侠小说时,更为惊讶了。
二人聊了许久,直到吃完三份茶点,罗斌才说起了正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