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代核反应发动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他先前在自己的办公室,只能纸上谈兵,进行理论方面的修改和完善!
现在到了实验室,他有很多猜想和思路都能进行实验和确认。
苏墨拿着自己的图纸,在实验室内鼓捣了两个多小时!
五个小时后,苏墨坐在桌子前开始沉思!
他设想的发动机淘汰了第二代发动机采用的齿轮,涡轮,液冷装置。
这样的研发虽然大胆,可同样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
新的枢纽和发动机位置不相匹配,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冲突!
循环冷却装置的枢纽数据也存在误差,无法达到苏墨设想的温度!
看着面前的一堆零件和图纸,苏墨摇了摇头。
果然!
搞科研不能闭门造车!
图纸和理论研究得再好也没用!
实战不通过,一切都是白搭。
苏墨此时在思考,如何改良发动机的构造能让这些零件完美契合。
单独的零件拿出来运转,都能达到他设想的标准!
但是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问题!
一个多小时后,苏墨面前便已经出现二十余张草稿图纸。
他找出最后一版,而后带上寸镜,开始在试验台上操作!
在他右手边儿放着一个又一个精密细小的零件!
很快,这些精密细小的零件就被他组装成鸡蛋大小的装置!
这些装置就是苏墨研究的第三代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发动机!
这是缩小了一千倍的装置!
在原材料还没到手之前,用这样的装置能进行基础的模拟操作。
很快,苏墨就拿着这些装置开始进行一个又一个的实验!
随着实验进行,一个又一个的装置被淘汰,一个又一个思路被苏墨否决!
又是三个小时,苏墨手边的装置此时还剩下最后两个!
在他身旁,草稿纸上也停留下一些字眼。
“空气复合式循环!”
“液冷低压循环!”
“氢气聚变。”
在其中,最为简单粗暴的就是氢气聚变。
直接用氢气作为发动机的启动能源!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极为考研苏墨对于发动机的把握能力!
一旦有毫米级的差错,整个发动机组就会成为随时爆炸的核弹!
苏墨将自己的最新猜想计算了一番,而后便紧皱眉头。
以最新的方式催动核聚变发动机!
能量似乎有些庞大了!
不行,还得改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