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重臣几乎人手一份,邸报内容由翰林院打版,大学士过目后交由皇帝首肯才能发行。
那是大周朝中邸报的待遇。
江无眠想做的是南康府月刊,毕竟人手不足,做不到一日一印刷,先做月刊试水,若是收益能抵得过支出,改为半月刊、周报也无妨。
日报是做不成的,现今没这个本事,待日后再说。
“韶远至府上不远,在县中寻书坊合作。”
江无眠刚说完,见林师爷欲言又止,便让人有话直言。
“印刷书籍与邸报不同,书籍有老雕版在,不必更改太多。
可邸报每月一换,光是雕版就要不少成本,如此一来,成本太高。”
江无眠一拍脑袋,近来事情太多,他将此事抛之脑后,竟是忘了提。
“换活字印刷。”
“活字?”
林师爷琢磨着字面意思。
江无眠口中诸多名字皆要从字面来看,活,活动,意思是能动的雕版字。
可雕版如何活动,一旦活动如何保证所有字排好版,印刷出来的纸张整洁干净?
“活字之难,排版不成问题,手艺上佳的工匠来解决这一难题,另有工具辅助,总不会难住人。
另一难题是字形校对,既要‘活’字,那便需人校正排版,所需之人要识字。”
而识字之人,称之读书人。
以大周读书人多受礼遇的现状,多数人会以为此事在折辱他等,故而难以寻人做事。
“韶远县里,识字之人少不了。”
江无眠道,“官学里要开二期课程,等活版印刷形成规模,直接去县中官学招人便是。”
某种程度上,算是春招现场?
林师爷连连点头,“连环安排,此举甚妙!”
说到底,识字是上工的一种手段。
提到印刷,就不得不提一嘴“广告”
,江无眠郑重道:“千万记得留一版面做广告。”
广而告之,是谓广告。
君不见,古往今来,广告平台有多吸金,历来做平台的只要搭起台子来,便是坐等收钱。
在科技无影,纸媒尚未当道的时代,搭建起一个广而告之的平台,又有官府为之背书,是何等的赚钱啊!
最为重要的是,有了南康府自行发售的邸报,能吸引更多商队往来,做好港口发展准备。
“先做四个版面。
周行疏律,每月做律法科普、各种条例、规定、律法,具体内容由礼房出;南康时政,各类告示、通告、规定为主,由各房讨论交给同知决定;人间词话,以当前科举为题,刊登各类观点,交给官学与学政负责;最后一版全留给广告,给钱就发,每个位置定好价格,坐等商队送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