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顾院长心里也很酸的,这些小书院小私塾几年也出不了一个举人,居然在投靠青山之后,教学质噌噌往上涨,学子每一个单拎出来,不比江缘书院精心培养的差。
但是这些怎么能够比得上维持一个独立书院重要,若真的合作了,指不定江缘书院什么时候就被偷家了。
顾院长想得长久,而且江缘书院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实在不能够忍受别人对他的书院指手画脚。
江缘,可是顾院长的心血。
林清和注意到顾院长的点是哪里了,他轻笑一声,明白了这样的顾院长不会是针对青山书院的人,他说道:“可以先体验一下,江缘书院的学子来个一两个月,当然顾院长您也可以一起来,体验一下青山的培养方式。
体验之后,再看合适不合适携手合作。”
顾院长面色缓和,没了刚才突显的尖锐,“你就不介意我们将精华学走之后,青山溃不成军,从此以后一蹶不振。”
林清和摇摇头,他含着温润的笑意,“怎么会呢,读书进学是为求智明理修身。
而青山书院则是为了让读书进学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顾院长。”
一瞬间,顾院长是不理解林清和这句话的,他非但不能理解,更是生了反驳的心思,读书进学在他看来就是一项神圣伟大的事情,书籍是的,文章是的,文字亦然。
可是,他结合到自从林清和接手青山书院的种种行为,发现,林清和确实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样,求智明理修身,做人。
于广阔无垠的知识,无私地分享,公之于众。
顾院长扪心自问,如果是他自己,他能做到这么轻而易举地拿起又放下吗,在这之后,更是教授平民百姓手艺,只收取了少量的束脩,这要换到其他人身上,可以藏一辈子,源源不断赚取更多的银钱。
而更为重要的是后面的这一句话,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生活。
又有多少百姓穷极一生不是为了谋生呢?顾院长想象不到,可又忍不住去想,他想到了之前的定江县,一成不变,行走在街道上,灰蒙蒙的天,麻木的脸,除了极少数特殊的节日,他竟然想不到,平常的百姓是什么样的,唯有不变的灰暗。
他教出来的学子真的有好好改变吗?这不禁让顾院长思索。
顾院长点头,想到现在的定江县,改头换面也不为过。
林清和,他真的改变了定江县,未来还会改变更多。
顾院长结合着过去未来,尽情地猜测着。
“你让我想想,我和院里的先生们商量一下,我会尽快给你答复。”
顾院长深深看了一眼嘴角含笑,一派轻松的林清和。
他想究竟什么事情的到来,这个做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的青年会如临大敌,恐怕不会有什么事情,他想,林清和本身就已经足够坚强。
林清和收获了一个眼神复杂的顾院长,他又有点忽悠人的快乐了,说得好啊,他刚才的发挥要给自己一百分,又成功拉来了一个新书院,看最后顾院长的态度,指不定到时候还会有惊喜,教书先生也能一起来青山书院体验,那就太好了。
和严肃沉闷的学习气氛不同,林清和高高兴兴离开了江缘书院。
江缘学子不经意往外一看,就看见了格格不入的林清和,产生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如果去青山书院进学,那一定是个非常五彩绚烂的经历。
顾院长也想不到,林清和只是简简单单来了一趟江缘书院,就有学子被林清和周围自由自在的气息吸引走了心神,还想收拾包袱去青山书院进学。
虽然从江缘书院离开了,林清和的脚步还没有停止,他又去了剩下几家有怀疑的书院私塾,使用的借口也是加深合作。
日暮渐下,林清和没有找到怀疑的对象,倒是找到了一大堆的合作对象,成群结队的教书先生正准备新鲜上路。
繁星烂漫的夜空下,林清和与白琅月还有林槐夏复盘着今日的行动。
树影随风摇曳,星光灿灿,堆满各种木器铁器的院子中间摆放着一方木桌,桌上茶点小食,浊酒三杯倒映着满天星空银河。
“那这么说来,书院私塾这块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林槐夏拈了一块藕粉桂花糕,淡淡说道,“今晚的茶是什么,云雾还是甘露?”
“云雾,学子那边有什么消息?”
林清和喝着青梅酒,滋味微甜,不醉人,一口接着一口,白琅月拦都拦不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