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攒银子,都是为了朝着封狼居胥的最终目的冲刺的。
而晋王的财政一把手,都是陆成安在管,其实很多人也不知道陆成安在做什么,真正的情况是——陆成安这会儿正在点科技树,准备造大船。
开海路挣钱。
这一招是从明朝唯一一位有英文名的皇帝朱棣里学到的,当然这个有英文名纯属是个梗。
没办法,judy和朱棣的谐音实在是太近了,都被广大网友们玩出花了。
而开海路,【三宝太监下西洋】是明朝早期非常重要的事件,是极具政治色彩和商业色彩。
通过前几次的【三宝太监下西洋】,永乐大帝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当时的环境是大明朝上下有极其严格的海禁政策,导致出现了以皇帝及少量勋贵为最大获利者的垄断贸易,以极低的价格从原材料产地收购,又用行政手段维持高价暴利倾销的模式。
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取消。
很多人研究当时的历史,给出的判断是当时的大明朝死要面子活受罪,纯是自己出去送礼,没有得到盈余,导致崩盘。
因为史书中取消的理由是——“支费浩繁,库藏为虚。”
然而,是纯放屁。
【三宝太监下西洋】这件事,倘若只是挣了面子,没有挣银子,以永乐大帝那个赤红色的财政,会那么多次让三宝太监下西洋?
归根结底还是争权夺利,以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争权夺利开始,最终让三宝太监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失败告终而结束了【三宝太监下西洋】之旅。
何况下西洋造船花的钱是国库拿出来的,赚的钱放进是皇帝自己的腰包!
这才是文官集团为什么要废止下西洋。
此外,【三宝太监下西洋】还破坏了沿海世家大族的走私利益的垄断地位,最后不得不动用了政治关系用党争把计划取消。
换句话说,禁海后,沿海大族由于地位,可以无视任何禁令自由进行贸易,所以好处落到了沿海大族的腰包,下西洋的活动一来,让他们都没钱赚了,自然要极力反对下西洋的事了。
你以为世家问题严重的只是汉朝、晋朝?
陆成安这会儿是孑然一身,他唯一的叔父已经在多年前病死,毫无家族势力的陆成安根本就不怕死。
他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怎么让大晟朝再次伟大,而不是跟这帮没有远见的东西争夺利益。
普通的来钱手法实在是太慢。
对外贸易,才是真正来钱的。
而且【女帝养成计划】中,在统一全国,夺嫡成功,开始出现一人执政的情况时,会解锁很多以国家为主体的功能。
其中【对外贸易】一直是陆成安极为重视的功能,出去一次,运气好能带个十万银子回来,运气差也有一两万银子。
而点科技树,拥有航海能力,才能和诸多海外大国建立贸易往来的关系。
陆成安每天起早贪黑就是研究怎么挣银子,充盈国库。
一年的政令一晃而过。
陆成安猛然注意到去年还有一百八十万两银子的国库,这会儿就剩下三十万两银子了。
这是怎么花的钱啊?
妈的,转头一看,是晋王搁这大兴土木,建皇宫修皇陵,怎么奢侈怎么来。
这不是纯败家娘们?!
皇陵这种东西,再过几年去修都不是问题,你这会儿就开始修皇陵是几个意思啊?
如果晋王建设的是什么书院、寺院乃至于军营校场,陆成安都不会头晕目眩,因为这些建筑是有价值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