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她的人多,就是秦王一声令下,当着天下人的面,诛杀了长孙家满门,也不会有人会站出来为长孙家说话。
故此,想要铲除长孙家,只有三种办法。
其一就是像晋王,利用兵权和威望直接进行强制镇压和清洗,有着支持晋王的勋贵派系,长孙集团的利益体在长孙家被清洗后,自然解体。
其二就是利用宦官集团和父皇的后宫势力,反制长孙家,但晋王的母妃不会帮她,她的母后又体弱多病,两边都是血脉亲人,以母后的性子绝对压不住长孙家的野心。
其三就是扶持支持自己的文臣势力和长孙家打平衡,就像是汉王那一局一样,龙场悟道的陆成安利用事功学的强大影响力,召集了南方士子为首的集团,彻底和长孙家展开党派之争。
当时如果支持汉王的事功学派,转而支持她,铲除长孙家,不说弹指可灭,想要打崩长孙集团,还是轻轻松松的。
看似她是距离皇位最近的那人。
实际上,她才是那个最难有机会成功的人。
内无贤臣,外无强援。
若是等死,又心有不甘。
【济钰元年四月,南阳宛城爆发大量农民起义,名将之后韩素方力战不敌被杀,南阳宛城的治安大幅度下降,南阳宛城的叛乱概率大幅度提升。
】
【山匪、流寇现象正在扩散到其他地区。
】
【宛城已成功被叛军占领。
】
【史称‘南阳起义’。
】
秦王苏知清叹了一口气,这一次推演应该又和她没有什么关系了,到了这个阶段,她任何策略和应对办法在没有夺回政权之前,都是崩的。
然后下一秒,秦王苏知清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在外部出现叛军和起义军的时候,她的这位丞相舅父,竟然在认认真真地处理朝政,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排除异己上了。
甚至还举荐了另外一位托孤重臣山阳公吴英召集兵马,入京勤王。
由于前几次推演中,山阳公吴英都是比父皇离世还要早,秦王都没有察觉到这次山阳公吴英还健在。
作为还存世的当代名将,吴英同样是一张金色的名臣卡,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位老帅,按理说都该是晋王系的人,请他出山勤王,合法性上没有问题,他是托孤重臣,战力上也大大补充了京师的薄弱点。
可谁能确保老帅入京勤王,不会伺机而动,等到时机成熟了,找个理由让晋王上位?
秦王只觉得满朝文武,无一人可用。
“事到如今,我却还在蹉跎,事事揣摩前后,分析利弊得失。”
秦王在书房中踱步,陷入沉思状。
这也不用,那也不行,就算有活路,也被她逼成了死局。
再这样犹豫下去,别说是傀儡了,大晟朝在这种状态下,迟早在她手上亡国,哪怕这其中有很多的内外因素,但是她在位期间,使得国力衰退的这件事,是没法辩解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既无破局之策,那就让老帅入京勤王。”
“若是晋王上位,我也就认了。”
“这大晟朝万万不能亡于我手,哪怕是这皇位拱手相让,也要让列祖列宗的基业传承下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