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天刚亮,她就锣鼓喧天地开始摇人了,时间来的可能不对,但她的五骏骑四庭柱都醒来了,陆成安没道理醒不来。
思索了一番,砸门这事儿,实在是太不给汉王面子了。
还是翻墙吧。
至于陆成安,肯定是在‘装死’了。
哪有这个点就起床的人,尤其现在是攻灭高句丽的关键时刻,说什么他都不会起床。
没打到最后时刻,临阵脱逃是对存档的不尊重。
汉王同样是装死了,她也在攻灭高句丽的关键时刻,怎么可能给晋王这个怨种开门,尤其是晋王这个怨种明目张胆地来撬墙角。
谁给晋王开门,谁是傻子。
【安和十三年十一月,安和帝调遣驻扎凉州的陆谦己,率三万精兵,一万铁骑兵进军高句丽。
】
【安和帝调遣驻扎京城的陆成安,率领一万精锐重步兵,三万普通步兵,从京师攻往高句丽。
】
【调遣驻扎北地疆域的吴明,率两万的府卫兵协同作战前往高句丽。
】
【调遣一万大晟朝水师,由夏侯彻从侧翼水路侵扰高句丽西部地区。
】
为了快速解决这次战斗,打出闪电般的突袭效果,汉王这一仗是打尽国库的老本,一口气全部压上了。
事实上,与蒙古作战的时候,国库就消耗了近半的资源。
不过,这次打高句丽,汉王是观察过双方的即时作战能力,基于数据面板上的巨大差距,选择力挺陆成安的决定,目前来看,高句丽的士卒训练度是低于蒙古的,而且普遍都是步兵,没有超强的机动性。
兵种强度上,大晟朝是优势,兵力储备上,大晟朝也是优势,大将方面,汉王看了一眼陆谦己和陆成安,看完人物卡,已经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就是一种空前盲目的信心,还没打,她就认为这场仗的胜负已定。
虽然感觉这场仗打下来,她免不了被套上一个穷兵黩武的用词,但是经历过前面几轮被异族欺压的模拟回合。
汉王是打心里面是想要保障自己国民的安全。
唯有一扫周边这些虎视眈眈的族群,才是真正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治下百姓的最大保护。
她要让自己的子民在属于自己的田地上劳作,而不必担心被人劫掠,担心自己的粮食被人抢走。
她要让自己的子民在过冬的时候,能吃上一口可口的饭菜,能有一张睡得踏实的床,有一个可以过冬的棉被,能够自豪地喊出自己国家的名字。
【安和十三年十二月,大晟朝的部队开始和高句丽进行交锋,陆谦己率部,一路高歌猛进。
】
【安和十四年一月,陆谦己大破高句丽的王师,高句丽被迫和吞并了新罗的日本结盟。
】
【安和十四年二月,战火席卷,陆谦己连胜连捷,陆成安顺势长驱直入,攻破高句丽的国都。
】
【安和十四年五月,陆成安攻灭高句丽,平定半岛,史称《晟灭高句丽之战》。
】
汉王畅怀一笑。
【安和十四年六月,因为连年征战,大晟朝终于出现了海内虚耗、民生凋敝的尴尬处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