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满地跑了,小的还在怀里头,这年头又没有什么计划生育,只要身体健康,夫妻生活好,就能一直生。
很少有不生的,翠花婶子那样的都怀孕过的,只是没养好,滑胎了。
这家人的确是过的很穷,温润开出来的条件很好,每年五贯铜钱,也就是五两银子的工钱。
逢年过节呢,可以放假回家,跟家人团聚。
其次是一年四季,每一季做两身衣服,从头到脚,从里到外。
但是只能给长工穿,不可能让他们带回来给家里人穿,因为温润要做统一的衣服,表示这是老王家的长工。
这一点,他坚持。
老程家的老太太其实还真想要儿子的新衣服,拿回来改一改,全家都能穿,但是温润都这么说了,这个打算就不行了。
举人老爷给提供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睡,还给新的铺盖卷儿,他们只要去上工就行了。
干活的内容也很简单,温家没有多少地,也不打算种地,最多种点菜,要他们做一些日常杂活儿,收拾庭院,养马喂牛,打水劈柴等等。
因为谁都知道,老王家就四口人,一位举人老爷,那可是读书人,剩下三个孩子,能干什么呢?
不招长工还真不行。
同时,举人老爷要买地,优先佃租给长工家。
程老三程老四跟程老五三兄弟,可以在农忙的时候,轮流回家帮家里干两天活儿,其他时间要在老王家。
在温润看来,工钱不多,条件苛刻,且住在老王家,等于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岗位上,随叫随到。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估计也没人会当长工。
可是在老程家看来,却是非常优渥的地方啦!
“去,我们去!”
三兄弟很激动:“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活。”
别的不为,就为了能多佃一些地来种,全家有的是力气,没的是使力气的地方,以往兄弟们不是没有想过赚钱,可是头两年去做劳役,也有人家不想干活活着不能干活,就雇佣人去顶替劳役的名额,但是那样虽然给的钱多一点,可是很累,而且一般都是重活才会花钱,像是疏浚河道那种,很容易就着凉生病,就算不是,干的时间长了,也会寒气入腿,将来老了可有的罪受啦!
给老王家当长工就不一样了。
光看那大宅院就知道,老王家不差钱。
其次是举人老爷很和气,他们家盖房子的时候,吃的就不错,听去上学的大侄子说,平时在课间,先生也会给他们一些小食,一人一碗鸡蛋羹,或者是一个鸡蛋什么的,总之,少不了孩子们的一口吃的,还都是很好的那种。
又是在一个村子里,家里有什么事情,他们也能回来帮忙,想必举人老爷也不会那么不近人情。
再说,农忙的时候还能回来干两天活儿,已经很好了。
张大爷一听,两边都说好,那就好吧!
第二家老刘家,老刘家八个儿子!
温润看着八个儿子的老刘太太实在是无语死了,这也太能生了。
老刘家同样一贫如洗,家里老大老二都结了婚,又生了四个孩子。
从老三到老八,都没成家。
刘老三刘老四跟刘老五,都答应去老王家了,老六才十岁,老七八岁
苝丠。
,老八六岁。
老六老七跟老八都在温润那里学了一些字,跟着读书呢。
老刘太太觉得自家没啥拿得出手的,就给老王家三个孩子,各自做了一双鞋。
老太太手艺不错,那鞋子做的也好,尤其是给王玫的鞋子,上头还用红线绣了个小红花呢。
“只是你当初说要五个人,这都六个了。”
杨大叔是怕温润用不了那么多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