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平暗暗下定决心。
他召集了镇里的领导班子成员,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王正平坐在首位,目光坚定地说道:“同志们,我们丰收镇要发展,人才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出台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人才,同时也要想办法让外出务工的人员返乡创业。”
然而,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一位副镇长忧心忡忡地说:“王书记,吸引人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镇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也不完善,拿什么去吸引人家?”
王正平听了,脸色一沉:“困难是有,但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退缩,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总会有办法的。”
另一位干部也提出了质疑:“就算能吸引来人才,他们能留得住吗?我们这里的发展空间毕竟有限。”
王正平拍了拍桌子,站起身来:“只要我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足够的机会,我相信他们会留下来的。”
尽管面临着诸多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但王正平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
他深知,这是一场攻坚战,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行动。
会后,王正平亲自带领工作人员深入调研,了解镇里的实际情况和外出务工人员的需求。
他们走访了一家又一家农户,与村民们亲切交谈。
在村民李大爷家,王正平坐在简陋的板凳上,耐心地询问:“李大爷,您家孩子在外打工多久了?他有没有想过回来?”
李大爷叹了口气:“王书记,孩子在外好几年了,也想回来,但回来没工作,没办法啊。”
王正平紧紧握住李大爷的手说:“大爷,您放心,我们正在想办法,一定让孩子们有回来发展的机会。”
在调研过程中,王正平发现,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都有着浓厚的家乡情怀,只是担心回来后没有合适的发展机会和收入保障。
回到镇政府,王正平立刻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优惠政策。
他亲自参与每一项政策的讨论和修改,常常工作到深夜。
“这个补贴力度还不够,要再提高一些,才能有吸引力。”
王正平指着文件说道。
“王书记,这样我们的财政压力会很大。”
一位工作人员担忧地说。
王正平坚定地回答:“为了吸引人才,这点投入是值得的。”
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王正平还面临着来自上级部门的压力。
上级部门认为丰收镇的财政状况紧张,不宜出台过于优惠的政策。
但王正平据理力争:“领导,丰收镇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人才。
现在的投入是为了未来的收获,如果不冒险尝试,我们永远都没有出路。”
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包括住房补贴、创业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
然而,政策出台后,响应者却寥寥无几。
王正平心急如焚,他决定亲自去拜访一些有潜力的人才。
在城市的一家科技公司,王正平见到了年轻的工程师小张。
“小张啊,我们丰收镇现在发展机会很多,希望你能考虑回去。”
王正平诚恳地说道。
小张犹豫地说:“王书记,我在这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回去真的能有发展吗?”
王正平详细地介绍了镇里的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并承诺为他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
小张还是有些顾虑:“王书记,我再考虑考虑。”
王正平知道,要让人才真正动心,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回到镇里,王正平没有气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