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顶帽子太大,张有财无论如何不愿顶在自己头上。
可不肯让儿子去北平跟一群不靠谱的人瞎折腾,跟“汉奸”
有什么关系?这个答案他无从知晓。
正准备收拾收拾,自己亲自骑马去追火车的时候,大儿子张寿龄却伸胳膊挡住了他,苦笑着劝告:“您也不用去,去了一样追不回来。
我算看透了,这世道,恐怕马上又要乱起来了。
咱们家里都是老实巴交的生意人,乱世中肯定吃亏!
老三他去北平投军,凭着他的一肚子文化水,肯定不会从小兵蛋子做起。
只要胸前挂个章,哪怕只是个蓝边,回到咱们鲁县,也能横着走!”
(注3)
这年头,军官在商人面前有多威风,张有财心知肚明。
可那威风都是用命换来的,自家三儿子从小到大,连只鸡都没动手杀过,怎有本事上战场?
“您放心,只要当军官,肯定比当兵的安全!
况且这年头,读书人金贵着呢,谁舍得拿他们当炮灰使?!
别的地方我不清楚,就拿咱们山东这边来说,前几年最危急时候,也没见韩主席把他手下的学兵队送到前线上去!”
“那,那……”
张有财被大儿子说动了,已经走到大门口的脚,慢慢地收了回来。
韩主席是秀才出身,最重视读书人。
据说打仗的时候,从不让读书人冲前头。
行军之时,也会把驮辎重的毛驴和学生们放在队伍最中间。
这个传言是否为真,张有财不知道。
可大儿子口中的关于老三当军官之后给家族带来的好处,在山东,可是能看见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想到自家儿子以后到哪都前呼后拥,再想想这多年来做生意时受的那些气,他心里慢慢又开始发热。
犹豫再三,终是叹了口气,低声道:“儿大不由爷!
算了,送他读完了中学,我也算尽到责任了。
今后是福是祸,就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叹完了气,掉过头,蹒跚着往屋子里边走。
一瞬间,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
注1:拾掇。
方言,收拾,教训。
注2:洋姑子,修女。
注3:蓝边,国民革命军中陆军的官阶标志,通常为方形胸章,蓝边是尉官。
将官胸章为红边,校官为黄边。
喜欢烽烟尽处请大家收藏:(【75wx】)烽烟尽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