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安五爷要请他们“喝大酒”
,闫埠贵是相当的高兴,即便是他们这样的干部家庭,也不是能够天天喝酒吃肉。
作为食堂主任的傻柱道是有这条件经常吃肉,但是他一个人在家喝,那有真么多人一起喝过瘾。
来到了安五爷的院子,傻柱、闫埠贵与记者小李互相认识了一番。
老四九城的四合院,它就是个喝酒的地方。
尤其到了这夏夜,等着六七点钟太阳下去了,等凉风起来的时候。
几个人坐在一起,扇着大蒲扇,拿着小马扎,凑着一桌子,然后从井水里拿出啤酒。
再切上半斤猪头肉,弄点花生米,可就喝开了啊。
这年月老百姓们手头普遍宽绰了,能时不常的跟好友们聚在一起喝上一顿。
啤酒的牌子更多,有本地产的【燕京】,外地来的,瓶装的,听装的,后来又时兴“扎啤”
。
这一扎有多少,那就没准了,有的合一瓶,有的合两大杯。
像是条件好的,家里有了电冰箱后,冰镇啤酒成就为夏季人们常喝的酒水。
大热天的喝上一瓶冰镇啤酒,那才叫爽快。
……
酒过三巡,安五爷就讲起了这喝酒的故事。
话说,这年月里,其实大多数人是没什么钱的,哪怕是作为在四九城生,四九城长的人。
别看大家伙都挺穷!
但京城人嘛,皇城根儿下的老百姓,过去封建社会的时候老百姓一张嘴:“我们跟皇上做邻居”
天生一种优越感,也不知道跟皇上做邻居能给您什么好儿,但没办法,这也是扬着下巴颏看人的资本。
四九京俗话讲:“天冷迎风站,饿了腆肚皮”
。
哪怕家里揭不开锅也要到外面摆阔气。
这种事就让安五爷赶上过那么几回。
有一年,安五爷接到一个老朋友的邀请,约在东安市场附近吃饭,当时这桌人一碰面,大家就在那嘀咕,说:“嘿!
这哥们儿今天是不是吃错药了?这位是著名的“铁公鸡”
呀,他怎么今天这么大方要请我们吃饭呀?”
那年月,请客下馆子可是件大事,何况发生在一个“一毛不拔”
的人身上。
一开始大伙多少都有些提防着,可随着酒过七巡,菜过五味,大家越聊越高兴,有几位不胜酒力的朋友已经直接一头扎在桌子下面了。
那之前的疑惑就早已抛在脑后了,请你你就吃呗,管那么多干嘛。
正喝到尽兴之时,这时候这位请客的朋友假借去厕所的名义,一溜烟,他跑了。
按安五爷的说法他那时候很警惕,因为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回见了,自然有所防备,再加安五爷酒量大,脑子十分清醒,他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坏了,这小子肯定是跑了!”
。
一听这个大伙酒全醒了一半,桌子下边躺着的人一下就坐起来了,您想想那时候的人能往哪跑呀,甭琢磨,往公共汽车站跑准没错。
安五爷那会儿岁数还年轻,他常年蹬三轮身体好,也瘦溜,一米七的个头,两条大长腿一蹬起来那速度可也不慢。
后面饭馆的伙计也跟着跑呢,心想伱们追上也就罢了,追不上你们几个凑钱也得把这桌酒钱结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