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开口就说道:“苏丹陛下,我们迁都到巴格达吧。”
这话让苏丹陛下的神色变得阴沉起来,这两年奴隶王朝的朝廷里面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确保了通往圣地的通道,保持现在的局面就好。
另外一派则激进的多,巴格达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穆斯坦绥尔在1229年给当时的奴隶王朝的苏丹赐袍和册封。
阿拔斯王朝乃是阿拉伯帝国的正统继承者,这个册封确立了奴隶王朝苏丹的法定地位。
阿拔斯王朝覆灭,其他苏丹国也被蒙古一一消灭,在真神教世界中虽然还有点苏丹国,奴隶王朝相较他们拥有无可辩驳的正统性。
看着苏丹陛下的神色,激进派大臣慷慨陈词,“请苏丹陛下继位哈里发,定都巴格达,延续阿拉伯帝国的衣钵。
这才是真神教广大兄弟们的期待。”
听到继位哈里发的建议,苏丹陛下的神色有些动摇了。
苏丹在真神教历史中原本是类似总督的官职,这个词最初是阿拉伯语中的抽象名词“力量”
、“治权”
、“裁决权”
,后来变为权力、统治。
最后,它变为对一个特殊统治者的称号。
凡是这种苏丹统治的地方,一般都对外号称拥有独立主权或完全主权。
奴隶王朝就是这样的国家。
然而苏丹通常不会自称是哈里发,也不会表示他是实际上是受到哈里发统治的。
被苏丹统治的地方,无论是王朝还是国家都可以被指为“苏丹国”
。
哈里发源于阿拉伯“继承”
一词,意为“代治者”
、“代理人”
或“继承者”
。
真神教有“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
的经文。
先知及其以前的众先知,即被认为是真神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代治者。
先知去世后,“哈里发”
被用于指称先知的继承人,即真神教信徒的领袖。
后来又成为真神教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宗教领袖的称呼。
从地方总督变成阿拉伯帝国的领袖,从宗教大学者变成宗教领袖,便是奴隶王朝的苏丹陛下此时也大大动摇。
之前他在心情平和的时候仔细考虑过这个局面,考虑的结果是不要这么做。
这里面牵扯很大的问题,奴隶王朝是突厥人,历代哈里发则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当然能承认一个突厥人的苏丹,却未必会接受突厥人的哈里发。
巴格达这个地方位于水陆要冲,在阿拉伯帝国控制整个两河流域与阿拉伯半岛的时代中当然是最适合的首都,此时周围强敌环伺,和奴隶王朝依山傍河,易守难攻的地势相比就难以固守。
如果不能迁都巴格达,两河流域的真神教信徒更不会认同遥远‘边疆’的突厥哈里发。
可哈里发的头衔是如此的荣光,阿拉伯帝国的正统继承者都已经覆灭,奴隶王朝又攻下了巴格达,这种诱惑对于苏丹陛下成了时时刻刻的煎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