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地下室灯火通明,照的如白昼一般。
但我找来找去却没找到光源在哪,没蜡烛,没天窗。
我们面前立着整整两排的书架,上面零星放着几本书。
我随意拿起一本,发现这里是存放账本和族宗的地方。
族宗有些类似于县志,记录着这家人世世代代发生过的事。
当然了,这也是只有大户人家才会有的玩意。
“族宗为什么会放在这里?”
我纳闷的嘟囔。
季陆走过来,随意拿起一本仔细翻看起来。
我见他不回答,便自己也随便找了一本,学着他的样子一本正经的看。
书架一共就两排,一排放着账本,一排放着族宗。
但是每一本族宗都有两指厚,纸张因为长时间放置在湿冷的地方,已经变软,翻起来需要小心翼翼。
加上上面的古文还晦涩难懂,让我看起来十分吃力。
季陆倒看的十分迅速,阅读起来丝毫不吃力的样子,不到一会的时间就已经看完了一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慢慢的,我发现这些族宗的摆放位置都是有顺序的。
时间越久的越放在高出。
但是为了避免漏掉什么信息,即使看不太懂,我还是坚持着把每一本的每一页都看了个遍。
最后发现,族宗的记载时间竟然是明武宗正德六年,也就是距今五百年前的明朝!
而关于明朝之后的事情却没有只言片语。
这个家族从那之后就像消失了一样,没有任何记录。
不难看出,这曾经是一个存在于五百年前的村庄。
但是在五百年前的某一天,一切的记载戛然而止,这个村子里的所有人人间蒸发了……
上面写的东西我大多看不懂,只好问季陆有没有看出什么。
季陆把手中的祖宗摊开在我面前,指着上面第一行字念到“今有人家,落户西南角楼户山中。
此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林中多雾瘴,洞中多蛇鼠”
“这地方,听起来怎么有些耳熟?”
季陆幽幽说道“没记错的话,阿和山和后山,都同属楼户山一脉。”
我震惊的看着他,忽然记起早在支教前我曾了解过的当地气候。
贵州山区因为收地形因素的影响,所以相隔不远的不同位置,气温变化犹如四季。
也就是季陆说的那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