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佛教尚未衰落的时期,先后出过大贤禅师,慧能禅师,静观禅师等数位果证金身的大能。
彼时的佛修,顶着大乾重道轻佛的逆风,绽放出了黄金般的光辉。
可随着一时人杰先后飞升,佛修后继乏力,在大乾国内的影响力每况愈下。
陷入恶性循环,由诸位大能撑起的辉光崩塌。
苏夜聆听华意讲述,并未察觉他在何时走到了墙壁张贴的大贤禅师画像前。
“老朽得大贤禅师些许传授,年岁痴长……眼见起高楼,目睹如今境况……”
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
苏夜轻声道:“不知前辈……可曾想过求变?”
“天下大势犹如东流大海的江河……逆流而上,实难成事。”
华意话语间,透出掩藏不住的颓丧。
几百年沧海桑田……
这位奋力顶住普陀城衰落的长者,磨没了双脚,膝盖中渗出满是绝望的鲜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夜的声音和眼神中,迸发出永远无法被磨灭的生命力:
“欲要解救普陀城,使其逐渐复兴。
需得多管齐下,方能见效。”
华意转头看向苏夜,深邃眼眸中涌现出名为希望的神光:
“可否明言,解老朽之惑?”
“一要驱散笼罩普陀城的妖氛,让天光重见明清;二要研习《洗髓经》和《易筋经》,强健城中住民体魄;三要自力更生;四要争取进云京面圣,请皇上降圣恩,扶助普陀城。”
苏夜流利讲完心中构想。
华意默然良久,抚须叹道:
“长江后浪推前浪……此言果然不假。”
“这么说,”
苏夜看着华意眼眸,“信长决定采纳晚辈建议?”
“而今的普陀城,像是土埋半截的老人,”
华意叹惋道,“若再不思变,可就难有转机喽。”
“普陀山中有多少罗汉?”
“没有罗汉。”
“怎会如此?”
“有修炼天资的后生,都被道门抢了去……山场寺院里,只有懂得仁心妙术的高僧。”
苏夜心中暗道:“此举等同于抽掉了佛门的脊梁骨……可真够狠的。”
随即明悟,吉莲山为何会发生孽徒弑师的丑事。
俗尘之中,寡妇门前是非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