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要账的咋还得……”
胖子还没说完我就捂住了他的嘴:“留点口德。
我们里那老道给我讲过不少道理,中国人要是有仙,怕就得是他们。
少做少说,听我安排。”
我和胖子互相简单收拾了一下,虽然还是依然狼狈,但心到了力不从也实在没有办法。
走上阶梯,道观前果然悬挂钟板,我低声解释道:“道观分十方丛林庙和子孙庙,可以悬挂钟板的则只有十方丛林庙和子孙丛林庙。
这是挂单道人或是香客能不能进出的准则。”
胖子挠了挠脑袋:“你都把我绕糊涂了……道士还有那么多讲头呢?”
“不光如此呢。
道教又分正一教和全真教。
全真教立派于金末,北宋末年、南宋初期,主修内、外丹,不结婚、不食荤、束发面须、着道装门内修行。
历史上着名的王重阳,自终南山创派全真教,就有北宗之称,南宗则是张伯端一系。
正一派又叫五斗米道,讲究就没那么多了,结婚生子、不忌口舌、着装也可随意,元朝时就成了上清派、灵宝派、天师道等的总称。
以天师道、龙虎宗为中心的火居道士,以降神驱鬼、祈福禳灾的符箓活动为生,元成宗时,张天师张与材成了正一教主,主领茅山、阁皂山、龙虎山三山符箓。”
我正向胖子解释着,高处传来一道声音:“无量天尊。
施主对我教颇有了解,还请入观。”
那道人头戴戴月冠,身穿青蓝色道袍,双手持子午诀,向我们遥遥失礼。
子午诀——右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左手拇指从右手虎口插入,按在右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
这礼仪施的得体,也颇为讲究。
我赶忙作揖:“仙长,小子这厢有礼了。”
我扯了扯胖子,胖子也有样学样地还了一礼。
那道人走下阶梯,稳重如山,青衣飘飘,确有出尘脱俗之感。
“二位施主,昨日高功便道有贵客将临,我便在此恭候,不想隔了一日,施主可还安好。”
我赶忙躬身再拜:“劳烦挂念,得仙师挂念,小子不胜荣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功告我二位施主相貌,便在此等候。
俗家之事先做不提,待吃了斋饭我领二位施主上山。
高功居草庐,多年未出,只是提及此事予我照应一二。”
这道人比我和胖子还小上几岁,脸色红润。
我端详了这位道人几眼,心中稍安,便问道:“仙长童道修满,入得全真,可喜可贺。”
“无量天尊。”
这道人再次向我施礼,“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