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先生奇了:“什么叫体育课?”
王雱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体育体育,自然是体能教育。
大夫和我说,人的身体可精明了,你要是偷懒不动脚,脚上的肉会退化,变得软趴趴;你要是偷懒不动手,手上的肉会退化,也变得软趴趴。
您看看,您一看就是经常锻炼的人,五十多岁了身体也棒棒的,有的富贵人家的人年过五十,经常挺着个大肚子,比怀胎十月还大!
肉也软趴趴的,走几步就能喘粗气——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啊!”
楼先生说:“有几分道理。
那你说的体育课该怎么搞?”
“爹去请您出山的时候我们天天住在寺里,寺里的僧人们在做早课之前就起来扎马步、练拳,我们可以请几个厉害僧人来当教练,教一些强身健体的技巧。”
王雱把自己指导郑思完成的课程表翻出来,积极给楼先生提议,“下午我觉得也可以设置课外体育活动,比如蹴鞠啊,蹴鞠多好,又能锻炼身体,又能增进同窗之情。”
蹴鞠,足球的前身。
作为一个男生,王雱或多或少也懂球,在这个娱乐极其匮乏的时代要是能看看蹴鞠比赛也可以解解乏。
偏鄞县这边好像不太流行蹴鞠,王雱都没听说哪儿有比赛!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王雱说干就干,立马来撺掇楼先生搞“体育活动”
了。
楼先生一直注意着王雱了,见他提到蹴鞠时眼睛格外亮,明白了!
敢情这小孩绕这么大的圈子其实就是想看学生们蹴鞠,脑瓜果然好使。
楼先生笑呵呵地说:“我先和其他先生商量商量。”
王雱总觉得楼先生目中精光闪闪。
若不是自己想看看热闹,王雱还真不想往楼先生跟前凑。
他给楼先生留下课程表,麻溜地跑了。
楼先生妻子出来,见楼先生在看王雱拿来的“课程表”
,笑着问:“那就是王知县家的孩子?”
“对。”
楼先生也笑了,给妻子说起王雱的奇异之处,“别家小孩和他这么大的时候连话都说不利索,他说话却一套一套的,怪有趣。
这次是想看人蹴鞠,就跑来撺掇我开什么体育课,体育体育,这说法倒是新鲜。”
就在楼先生把体育列入下一阶段教学计划、王雱摩拳擦掌准备欣赏蹴鞠比赛的时候,效率奇高的王安石已经凑齐搞水利的班子,拍板决定趁着这青黄不接的时期动员农户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
王雱注意到这点后,立刻不往外跑了,天天仗着自己年纪小趴在桌边看着王安石他们对着鄞县舆图做规划。
所谓的舆图,就是地图。
王雱瞅了一会儿就看懂了,心里也明了了这地图的比例尺,时不时用自己软趴趴的嗓子插一句嘴“为什么不往这边修”
。
喜欢玩宋请大家收藏:(【75wx】)玩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