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帆上有老邓,下有一群“嗷嗷待哺”
的同学们,顶着双重压力,处在中间左右为难。
如果这次暑假作业收不齐,他估计又少不了要去办公室“喝茶”
。
尽管辛苦,但每学期末评选“学习之星”
和“三好学生”
时,许一帆总能榜上有名。
同学们对此倒是并无嫉妒之情。
乔昕拍了拍许一帆的后背,假装生气地说:“凡姐,你这样说我就生气了啊。
什么叫我终于交语文作业了?难道在你眼里,我就是个不爱学习的人吗?”
许一帆立刻双手合十,鞠躬道歉:“乔娘娘,我错了,是小的有眼无珠,误会了您。
请您大人大量,不要和我一般见识。”
乔昕这才满意地点头:“好了,平身吧。”
许一帆恭敬地回应:“谢过乔娘娘大恩。”
这边演得正盛,又有同学的声音传来:“学委,你的数学作业还没交给老师吧?快借我抄一下,我还剩下最后两页就完成了。”
“还有我学委!
别忘了你大明湖畔的结拜兄弟,我的英语作业就差一套试卷了!”
于是许一帆就这样被一群人叫走了,忙碌地找作业给他们抄,同时还不忘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以后要按时完成作业。
至于那些习惯了拖延的老油条们能听进去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林沉对此已经司空见惯。
实际上,自从上学以来,类似的情景在各个学校屡见不鲜,以至于有了“一支笔,一盏灯,一个夜晚,创造一个奇迹”
的说法。
只要不是老师亲自来收作业,学生们总会有各种理由和借口来拖延,哪怕多写一个字也被视为一种胜利。
以往林沉也是这些挣扎着完成作业的学生之一,但现在他更多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这一切,甚至觉得有些好笑。
他才不会为了给老师留下好个印象就去通宵补做作业,对他来说,完成了就是完成了,没完成的撕了就行,无需纠结。
-
一个早自习在众人的奋笔疾书与争抢中结束,交上作业的同学们都暂时松了一口气。
班主任邓妮老师准时踩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一如既往地先为学生们送上了一碗热腾腾的心灵鸡汤。
“新学期开始了。
高二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绝不能再像高一那样沉迷于玩耍。
如果这一年未能打好基础,到了高三,当所有人都在为高考冲刺时,你就要比别人投入更多时间来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从时间上就已经落后于他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