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凌峰也在逐渐长大。
他开始帮着父母分担更多的家务,同时也更加努力地学习和锻炼自己。
他深知,只有变得强大,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宁静的夜晚,凌峰己经熟睡。
屋内,昏黄的油灯下,凌峰的父母坐在桌前。
屋外,月光如水,洒在小院里,那棵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曳。
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犬吠,更增添了这小村夜晚的宁静。
父亲轻轻叹了口气,一向坚毅的他此刻眼中也满是忧虑,说道:“孩子他妈,你说咱凌峰这孩子,一天天地长大,越来越懂事了。
那次他生病,烧得厉害,咱们背着他走了几十里路去看郎中,好在这孩子福大命大,挺了过来。
我这心里啊,就怕他再有个什么闪失。”
母亲向来温柔且乐观,她微笑着回应:“是啊,咱们的凌峰聪明又勤劳,将来一定有大出息。
还记得有一年过年,家里穷得连新衣服都给孩子做不起,凌峰不仅没哭闹,还反过来安慰咱们。
这孩子啊,打小就贴心。”
父亲皱起眉头,有些担忧地说:“可我总担心,咱们这小村子,会不会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你瞧别人家的孩子,有的去了城里读书,有的跟着师傅学手艺。
我就是太倔,没能多出去找找挣钱的法子。
每次看到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
母亲轻轻拍了拍父亲的手,宽慰道:“别瞎操心,只要咱们全力支持他,他定能走出自己的路。
咱们村子虽然小,可人心善,环境纯,也能培养出好孩子。
那次凌峰不小心摔破了膝盖,你背着他满村找草药,孩子一首忍着没哭,多坚强。
你呀,平时看着严肃,其实心里最疼孩子。”
父亲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嗯,这孩子从小就有股子倔劲,认定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去做。
和我一样轴,我就怕他以后吃亏。
但只要他走的是正道,咱也得支持不是?”
母亲眼中闪着泪光,满是慈爱:“咱就算再辛苦,也要供他读书,让他有更多的机会。
你看他每天帮着干活,还不耽误学习,多让人心疼。
还记得那次他为了给咱们送伞,自己淋成了落汤鸡。
他总是这么懂事,让咱们省心。”
父亲坚定地说:“那是当然,哪怕砸锅卖铁也得让孩子有出息。
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就指望他能有个好未来。
我这性子急,有时候对孩子凶了些,以后得多注意。”
母亲接着说:“最近他帮着干农活,累得小脸通红,我这心里又欣慰又心疼。
我这性子软,也不知道怎么能更好地教导孩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