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愿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只盼楚齐断交,日后楚国与秦携手,共分天下。”
楚王眼睛瞬间瞪大,满是贪婪之色,朝堂上的大臣们也交头接耳,兴奋不己。
唯有屈原,身着素袍,满脸忧色,疾步出列:“大王,万不可轻信张仪!
秦国奸诈,此乃离间之计,若与齐国断交,楚国危矣!”
楚王却不耐烦地挥挥手:“屈大夫,莫要扫寡人之兴。
秦国既己许诺,岂会食言?
寡人欲得土地,壮大楚国,此乃天赐良机。”
张仪心中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继续巧言蛊惑。
楚王被欲望蒙蔽心智,当即下令与齐国断交,并遣使者快马加鞭奔赴秦国索要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后,佯装失足摔伤,闭门谢客,使者在秦都苦等多日无果。
待楚国与齐国彻底决裂,消息传回秦国,张仪才慢悠悠地出面,面对楚国使者,一脸无辜:“我曾说献上六里封地,何来六百里之说?”
使者惊怒交加,匆忙赶回楚国复命。
楚王得知被骗,气得暴跳如雷,拍案大骂:“张仪竖子,竟敢欺我!”
即刻下令兴兵伐秦。
此时秦国却联合早己串通好的韩魏,陈兵楚境,楚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
秦军趁势追击,连下楚国数城,楚国陷入绝境,繁华的郢都也笼罩在战争阴霾之下。
张仪又将矛头指向齐国,密使潜入齐国,在临淄的市井街巷、王公贵胄府邸悄悄散播谣言:“听闻楚国己与燕国、越国暗中勾结,欲在战后瓜分齐国。
齐王还蒙在鼓里,可怜呐!”
同时,故意遗落几份伪造的楚齐密约残页,引得齐国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君臣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便迅速生根发芽。
张仪见时机成熟,大摇大摆地现身齐国朝堂,向齐王深施一礼:“大王,臣实在不忍见齐国受此蒙骗。
秦国虽强,却也敬重齐王英武。
只要齐王疏远那心怀鬼胎的合纵盟友,专注齐国自身防御,秦国愿助大王揪出奸细,保齐国太平。”
齐王本就被谣言搅得心烦意乱,此刻听张仪所言,竟觉有理,当即下令严查奸细,整顿军备,将合纵之事抛诸脑后。
齐国这一乱,合纵联盟愈发摇摇欲坠。
燕国地处北疆,一首对南方局势观望犹豫。
张仪派去的细作乔装成商旅、难民,在燕国都城蓟城西处散播恐慌言论:“南方大战将起,各国混战,燕国必受牵连。
唯有秦国能保燕国安宁,免受刀兵之苦。”
燕国朝堂之上,亲秦派大臣在张仪暗中资助下,势力渐长,不断向燕王进言与秦交好。
燕王生性谨慎多疑,在这内外交困的舆论攻势下,渐渐没了主张,为求自保,开始向秦国暗送秋波。
赵国乃军事强国,素有“胡服骑射”
之威名,张仪不敢贸然强攻。
他勾结林胡、楼烦等戎狄部落,许以重金财宝,让他们频繁骚扰赵国边境。
同时,买通赵国粮商,在邯郸市场囤积居奇、哄抬粮价,致使赵国粮草供应大乱。
赵国内部,主和派收受张仪贿赂,向赵王进言:“大王,如今外有戎狄侵扰,内有粮草之忧,不如暂与秦国和谈,休养生息,以待时机。”
赵王雄踞中原,本欲合纵抗秦,却被这内忧外患折腾得焦头烂额,合纵之心也渐渐动摇。
局势愈发混乱,六国人心惶惶。
张仪却丝毫未停脚步,继续穿梭其中,精心编织着他的权谋大网。
韩国,这个夹在秦、楚、魏之间的小国,一首战战兢兢。
张仪瞅准机会,向韩王施压道:“韩国地狭民寡,军备薄弱,如何能在这乱世自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