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算马马虎虎?他要不是一直搁少爷跟旁,差点就信了这话了。
他娘的,那工厂是出批货就快上万两入账,这大半年不知出了多少次货了,少爷那几次笑得跟发了颠一样,现在竟然有脸说这种话。
蒋小一见他脸色有些怪异,但也没在意,看着铁蛋娘说:“来,拿着吧,分快些好回家,外头冷呢!”
铁蛋娘红了眼眶,哽咽的嗯了声,听话的开始拿糖拿肉。
肉都是四斤一块,除了有的瘦些,有的肥些外,也没什么不同。
要是在猪肉摊上,铁蛋娘自是想挑肥的,但这会儿不敢,怕耽误老板活,老老实实拿了最上头那一块。
篮子沉甸甸的,寒风依旧凛冽,吹脸上就跟刀子刮似的,但铁蛋娘心里热。
她不是不懂。
她以前出摊卖鱼也认识不少人,京城里好些平头百姓家的妇人都会给大户人家当长工,每年年节也会得些赏银和吃食。
可这不是个个都有,那都是干得好,得主家青睐的才得,不然这种没签卖身契的,主家哪里愿意给,又不是自己人。
蒋老板是好人咧!
明年开工可得好好给老板干活。
回了家,铁蛋一家见着她拿一篮子东西回来,也高兴,乐得跟过年似的,小孩子更是直接抱着饴糖笑开了花。
老婆子给孩子们每人分了一颗饴糖,孩子们一吃嘴里,顿时眼睛亮晶晶,一副惊讶又兴奋的样子,手舞足蹈说原来糖这么甜啊!
阿奶,好吃。
老婆子心里酸酸涩涩,同铁蛋娘说“老三家的,以后你可得好好干活,老大老二,以后给厂那边送鱼,记得上点心,蒋老板有良心,咱给人干活,得干踏实,厂里生意好,咱日子就能好。”
“晓得了,娘,蒋老板送的这料子可真好。”
“是咧,厚厚的,摸着也滑,怕是不便宜,不过老三家家,你咋的选了这么个色?”
“不是我选,都是这个色。”
“哦,是蒋森*晚*整*理老板选的啊?”
“不是,刚听老板说,是蒋老板爹爹选的。”
“哦哦,蒋老板爹爹好眼光,这颜色虽深了点,可耐脏。”
铁蛋娘见婆婆改了口风也没在意。
孩子们吃完糖看着肉又直流口水口水,老人家笑得一脸褶子:“这料子好,等咱有空了,给孩子们做衣裳,这肉瞧着也肥,等会咱割了肥的熬油。”
渔民以前穷,过年也就买两三斤解解馋,如今四斤原都不用再买了,可大家日子有盼头了,这大半年赚了些,人也飘了。
儿子,明儿再去镇上割两斤肉,今年咱过个好年。
然后京里的百姓就发现不对劲儿,今年祥柳镇的渔民不晓得咋的回事,竟然来割肉了,买大米了,买包子了,还买了厚衣裳。
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以前这帮渔民,不仅穿得寒碜破烂,那脸上还总是带着愁苦。
大家也都知道为啥。
日子苦,没盼头,见不着出路,自是愁了。
但现在仔细一看,大家就发现这帮渔民不一样了,虽穿的还是那副穷酸样,不过脸上却是带着笑的,没了愁,没了苦,瞧着气色好像还好了许多。
有人打趣:“哟,捡着银子了?”
渔民是笑嘻嘻,也没多说。
这可比捡着银子还让人高兴,银子捡的总有花完的时候,可有正经活儿就不一样了,这大半年他们跟着蒋老板可是赚了快三十辆银子了呢!
本来一天三十文,他们就干了几个月,可老板每个月总发那个什么奖金,说是因为他们没偷懒,没请假,所以有奖,这还不算,先头是一天干活四个时辰,不过后头其他老板订的货太多了,蒋老板让他们干晚一些,一个时辰给十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