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才引入平台的理念和成果,用首观的数据和实例展示了产品的价值。
“这是一个帮助用户学习、成长的平台,”
苏沂的声音铿锵有力,“而我们的目标,是让知识变得更触手可及,更有意义。”
台下的听众逐渐被吸引,不时点头,甚至有人拿出手机记录内容。
演讲结束后,进入自由交流环节。
一些感兴趣的用户主动上前询问平台的细节,而一位中年投资人模样的人,则和苏沂聊了许久。
“你们的模式有一定的市场前景,但规模太小了,风险也很高。
你有没有考虑过,将平台定位进一步聚焦?”
那人问道。
苏沂认真答道:“聚焦是我们接下来的方向,专题模块只是起点,我们会根据用户反馈,逐步优化。”
那人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年轻人有魄力。
我回头再看看详细数据,或许有合作的可能。”
---初步成果活动结束后,苏沂和团队一起清理场地,虽然大家都疲惫不堪,但脸上多了一些轻松的笑容。
“刚刚有几个人问我怎么注册账号,还让我帮忙推荐课程呢。”
小云说道,“没想到我们还能有线下吸粉的一天。”
刘工也开玩笑道:“那个中年人和你聊了半天,肯定是有戏。”
苏沂笑了笑,没有多说,但心中还是感到一丝欣慰。
---背后的隐忧晚上,苏沂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整理当天的反馈。
他发现,虽然大部分人对平台的模式表示认可,但仍有不少质疑声音:“内容资源还不够丰富。”
“技术上的创新性不足。”
“变现路径太单一。”
他盯着这些反馈,感觉就像一块块石头压在心上。
他知道,这场分享会只是让他暂时喘了一口气,真正的难关,还在后面。
与此同时,他收到了刘总发来的消息:“今天的分享会做得不错,但我还是觉得你的盈利模式需要更明确。
考虑到目前的风险,我们的追加投资计划暂时搁置。”
这条消息让苏沂的心猛地一沉。
他盯着屏幕,半晌没动。
他明白,没有新的融资,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
---反思与计划深夜,苏沂独自坐在办公室,看着窗外的夜景,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的念头。
“或许,我需要换一种方式。”
他喃喃自语。
他打开笔记本,开始列下一些新的想法:与更多讲师合作,丰富内容品类;尝试与教育机构进行资源互换;推出小型付费专题课程测试市场反应……他知道,这些计划每一项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但他别无选择。
“只要不放弃,就还有希望。”
苏沂低声说道,目光中带着疲惫,却依然坚定。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明亮,像极了他心中那盏不灭的希望之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