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自五代以来,文教衰落,风俗靡靡。
圣上慨然叹息,欲澄清弊端源头,招来雄俊魁伟敦厚朴直之士,罢去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为此晓谕天下,而士人不深明天子之心,用意过当,每每雕琢语句,为文奇涩,读或不能成句。
连通顺直切尚不能做到,更遑论其他?西昆余风未殄,太学新弊复作。
欧阳内翰亲执文柄,决意一改考场弊端,必得天下之奇士以供天子擢用,此乃恭承王命,顺应帝意之举,又何罪之有?”
刘几此刻嗤笑,侧目反诘道:“兄台处处为欧阳内翰辩解,想必也是他所招的‘天下奇士’中的一位了。
不知明日唱名,位在几甲?”
那青衫士人笑而应道:“省试之前,我居于僻远之地,此番应举,是首次进京。
乡野之人,消息闭塞,欧阳内翰欲革太学之弊,我也是省试之后才知道,考试时用的是一贯文风,并未曲意迎合,与欧阳内翰更是素昧平生,今日偶经此地,才得一睹内翰真容,而举子人数众多,内翰更不会知我姓甚名谁。
省试时我与诸位兄台一样,试卷经弥封糊名及誊录,无从作弊。
虽勉强获礼部奏名,参加了廷试,但对明日唱名结果亦无把握,或与诸位兄台一样落榜,亦未可知。”
——————————————————————
注:“内翰”
是对翰林学士的尊称。
2.文法
大概这“落榜”
二字正中落第举子痛处,他们皆对那青衫士人怒目而视,其中有人不惮以恶意猜测他目的:“若你们此前素昧平生,那现在你主动为考官辩护,必是想讨好他,相与结交,求他让你高中了!”
青衫士人摆首道:“唱名放榜虽在明日,但如今进士名次已定,岂会再更改?我若有心结交内翰,早在贡院锁试之前便上门拜谒,又岂会等到现在?”
众举子哪里肯听他解释,纷纷道:“谁知你此前有没有上门拜谒过他?”
“若是作弊明显得人尽皆知,那就不叫作弊了。”
“纵然你们此前不曾来往,日后若同朝为官,必定也会结为朋党。”
举子们越说越激动,竟转而围攻那青衫士人,开始对他推推攘攘。
我见势不妙,立即扬起马鞭,“霍”
地挥下,重重击打在路边的杨树上,朗声喝道:“住手!”
举子们闻声一愣,都停下来,侧首看我。
我环顾他们,道:“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
诸位皆是读书人,却在这里诋斥师长,围攻同年,岂非有辱斯文?”
他们都诧异地上下打量着我,估计是在猜测我的身份,一时无人回应,于是我继续说:“子曰: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而今诸位髃聚喧哗于街市,难称操行恭谦;公然出言诋斥师长,对尊者更有失敬礼。
诸位应举,无非意在日后出仕,辅佐君王,为民求福祉。
但若现在连‘行己也恭,事上也敬’也做不到,将来何谈‘养民也惠,使民也义’?”
有一人反驳道:“事上也敬之‘上’,是指君王、圣上,你岂可以考官代之?”
我答道:“考官是考生之师,而师与天地君亲同列,应受天下士子尊崇。
若不尊师,其为人亦难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若不懂尊师孝悌之道,那离犯上作乱也不远了。”
这时刘几一声冷笑,走至我马前,道:“先生衣冠,似属宫中物?”
我欠身道:“在下的确任职于宫中。”
刘几斜睨我,道:“中贵人引经据典,在下佩服。
不过,我也想到一句圣人的话,用来形容中贵人,倒十分贴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