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的,这一届不行,如果是第二季,春哥、笔笔、和靓靓她们,或许还能和《好声音》掰掰手腕。”
“你可拉到吧,人家好声音什么级别的导师和舞美?说是音响设备都好几千万,全球最顶级的之一,一个音响都赶上超女制作费了。”
“就是,还有人家的导师,那都是顶级音乐人,专业的,人家评语我都听不懂……”
“传说,那个转移每一把都要几十万。”
“导师费用也高啊,有钱真好。”
“我们福南卫视,就不能多花点钱吗?多请一些专业的团队和学员吗?”
“就是就是,我感觉好声音那边随便一个学员,过来‘快女’这边都是全国总决赛前十的水平,这差距太大了呀。”
“对不起,我叛变了!”
“+1……”
这里面有真粉,也有节奏。
事件还在发酵,好声音也跟着出圈了。
哪怕不关注娱乐圈的民众,也都知道了这个节目。
比如街边摊上……
但凡有电视的,都会循环重播。
网上一样,重播点击率极高……
现象级的综艺开始展露苗头。
这才第一期。
这个时候,圈内的人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依旧还是低估了。
并且,奇迹传媒依旧还在宣传。
第三期,收视率达到了4.3,一骑绝尘,且还吞噬掉了快女的一部分收视,让快女本就不高的收视雪上加霜。
同时传出一个消息,插播广告费电视台这边卖出了三千万。
网络重播广告突破百万。
移动电信那边的广告和短信也在激增。
这些公布出来,都属于宣传的一种。
没必要掖着藏着。
第六期突破了5.8!
同时传出消息,四名导师没有出场费,而是拿的分成,是根据手下学员的能力和流量,包括电信移动短信彩铃的分成收入。
所以导师才会抢人、
因为手下的学员成为冠军,或者流量大,导师就能发财。
至于导师最终能获得多少收入不清楚。
但‘理论上’,注意是理论上最高可以得到过亿的导师费用。
这又是一波宣传。
娱乐圈哗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