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知柏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郑由见韩知柏不为所动,心中暗恨。
这韩知柏,果然如传闻中一般,冷傲至极,难以对付。
郑由眼底闪过一丝阴鸷:
哼,装腔作势,待会儿可别哭出来!
郑由清了清嗓子:“韩兄,在下少时曾随长辈出游,途经通州,偶得一上联,至今无人能对。”
他提笔蘸墨,在圣纸上写下“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能南北”
。
笔锋收起,墨迹未干,郑由傲然看向韩知柏。
“还请韩兄赐教。”
他语气谦逊,却掩饰不住眼中的得意之色。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这上联好难啊!”
“是啊,这‘通南北’也太巧妙了!”
一位年轻的书生感叹。
城南学堂的学子们也面面相觑。
“这上联,不好对啊!”
陈志远眉头紧锁。
“是啊,这郑由看来是早有准备。”
另一位学子忧心忡忡。
阳明学院的几人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王德一脸得意:“这上联,可是郑兄苦思冥想数月才得出的。”
“是啊,这‘南通州’和‘北通州’的重复使用,再加上‘通南北’的巧妙对应,简直绝妙!”
吴江赞叹不已。
韩知柏静静地看着上联,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习惯性地摸了摸鼻梁。
这个细微的动作,却被陈志远捕捉到了。
“柏哥没问题了!”
陈志远突然兴奋地对周围的同窗说道。
“啊?你怎么知道?”
同窗们一脸疑惑。
“每次柏哥做这个动作,就说明他觉得题目太简单了!”
陈志远模仿着韩知柏,语气笃定。
同窗们将信将疑。
果然,不到三息时间,韩知柏就开口了。
“郑兄,此乃佳句,在下已有下联。”
他提笔,略一思索,便写下了“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
写完,他将笔放下,向圣庙虚影拱手。
“请圣人评判。”
圣庙虚影颔首:“此对工整,意境相合,好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