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他的投胎技术还行,父母双全,身份上是郡王的儿子,汗王的孙子,虽然草原上的王爵水分含量很大,但至少不用担心在草原上饿死冻死了。
漠北是真的穷,也是真的冷。
一到秋天,草原上就一片枯黄,寒风吹来,即使穿了厚厚的狼皮袄也于事无补。
什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生存面前,全是狗屁。
这里的冬天普遍都是零下十几度,穷苦的牧民身上遮蔽的皮袄不保暖,冬夜里只能抱着羊睡觉,姑且还有一丝暖意。
漠北草原的返青期大概是在农历的四五月,在此之前,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牛羊只能依靠之前储存下来的草料存活,一个冬天下来,活下来的都瘦的不成样子,更别提那些因为缺少食物冻死饿死的牛羊了。
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总喜欢骚扰中原之地,一切不过是为了生存。
大部落蚕食小部落,实在没什么东西,那就只好南下了。
侵犯他人领地并非正确的行为,但在生存危机面前,人已经从人进化成野兽了。
敦多布多尔济在这片草原上生活了十多年,渐渐习惯了草原的生活,忘记了前世的一切,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忘记了自己的亲友,他只记得他叫敦多布多尔济。
他是汗王位的继承人之一,他有责任有义务带领部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至少要让他们吃饱穿暖、衣食无忧。
康熙三十年,迫于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武力威胁,喀尔喀蒙古三部率十万部民南下,内附大清。
土谢图汗部作为三大部落之一,从清廷获得了在草原上弥足珍贵的食盐、茶叶、布匹和铁器等。
敦多布多尔济知道这些东西还远远不够,生命必需品决不能掌握在别人手中。
他命人在大漠上寻找盐湖、盐矿,命人绕过准噶尔部的势力范围和西域小国进行交易。
族民们吃饱喝足,战斗力自然大大增强。
在平叛准噶尔部叛乱中,他身先士卒追击噶尔丹,亲手斩下他的头颅,成为草原上的大英雄,绝对意义上的汗王位继承人。
然后他就被康熙赐婚了,联姻对象是康熙的六女儿。
这不是他目前的力量所能改变的,除非他想带着土谢图汗部造反,否则这场带有和亲性质的联姻绝不会取消。
这不是他的错,也不是那位六格格的错,错的不是他们,是这个时代。
祖父劝他接受这份联姻,除了无法抗拒皇权的力量之外,作为漠北第一个和大清联姻的部落,土谢图汗部能从大清获得更多的好处,更多的生存资源。
对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女人、一份婚姻罢了。
他残存的现代人的责任感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但他除了对自己未来的妻子承担起身为丈夫的职责之外,似乎也不能再做什么了。
他选择屈从命运的安排。
偶然的机会,他跟着五阿哥进了京,走进那座他前世参观过无数遍的紫禁城,拜见了清朝如今的皇太后。
皇太后是位慈祥的老人家,也是草原出身,语言见流露出对家乡的向往。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身边那位穿着浅色衣裳的女孩,恐怕那就是他未来的妻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