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公主薨逝,皇上亲临公主府祭奠,和内阁说:“朕姑安平公主,淑慎持躬、性敦孝友,闻薨逝,良深悼惜。
派太子前往奠醊。
下葬时,朕再行亲往赐奠。”
安平公主的丧仪比同亲王仪制,皇上辍朝三日,由礼部派官员行丧葬礼仪,由户部给斋粮,工部制造铭旌、搭建墓陵,钦天监负责宣帝择日,国子监报讣宗室,内务府负责孝服等物。
原本该有翰林院撰写祭文、墓志铭,并谥册文,只是晏先生说由他来写祭文和墓志铭。
黛玉知道后,心里觉得有块石头堵着,她见过晏先生一面,整个人沉寂无声、神情郁郁,仿佛被悲伤冻住一般,黛玉想着能给晏先生些事情做,分散下他注意力也是件好事。
到了下葬那一日,皇上又辍朝一日,皇上、皇太后、中宫、东宫、公主各祭一坛,皇亲命妇共一坛,公侯伯都督命妇共一坛,六部等衙门四品以上官命妇共一坛,都指挥指挥命妇共一坛。
安平公主的墓在西山,墓门钉死那一刻,丧礼算是结束了,她身份特殊,神主进不了驸马家祠堂,是朝廷出资建祠单独祭祀,且驸马早逝,日后每年正旦、清明、中元、霜降、冬至都会有内务府的人前来祭祀。
说起这事,到还有小小风波,安平公主是嫁到了林家,他的丧仪,林家人自然是要出席的,就有人提议要把驸马的灵柩从苏州迁过来与公主合葬。
黛玉虽然是林家人,但她是不愿意的,安平公主与驸马并无多少感情,比起驸马这个几乎在公主记忆里消失的人,公主更愿意和晏先生合葬,而且林驸马当年也因公主受了不少委屈,心中郁结才过世的,驸马也不愿意和公主再有交集。
林家组长不是个糊涂人,知道有人借此生事,立马和林海商议了,递了折子,宫里也立马同意了。
林家便知道宫里的意思,宫里从未把他们当成公主的夫家,因此,在丧礼结束后,就很快收拾东西回苏州。
除了林家人离京,那边内务府也开始收公主府以及公主留下了的财产。
内务府如今是静王管着,也就是范渺渺的公公,只不是随是静王府,可王府里一点都不平静。
范渺渺的夫婿静王世子是静王元配所出,但其元配早早过世了,现在的静王妃是续弦,原本是小官之女,被静王瞧上了,先上纳到府里,又求了诰命,在静王元妃过世后,又迫不及待扶正了,可见静王很宠爱这个继妃。
继妃生有两子一女,最大的儿子只比静王世子小几个月,是她为侧妃的时候生的,剩下的俩孩子是她为正妃时候生的,子凭母贵,日后若静王没了,后面两个孩子的待遇要比第一个孩子好些。
静王和继妃都更偏疼这个孩子,尤其是静王几乎要把他当成嫡长子培养,若不是静王世子母家强势,静王世子怕早就埋没了。
范渺渺嫁进去后,和静王世子倒是夫妻一心,和继妃打成了平手。
但是却拿偏心的静王没有办法,范渺渺和世子就蛰伏起来,反正静王动不了他的位子,等静王没了,他就可以顺利成章继承一切了。
因此静王在处理公主后事上,是带着二公子一起的。
二公子被娇惯长大,很是张扬,知道处理公主后事是件好事,不仅能在宫里露脸,还能从中捡漏,所以很是积极,静王想着自己还可以,又有内务府属官在,不会出什么事,就丢开手去了。
公主府占地宽广,且风景很好,宗室有不少人盯着这个府邸,暗中打点内务府,待公主过世后,就成了香饽饽。
所以二公子首先要收回来的便是公主府,一开始只是派了下属过去,下属走了一圈回禀林家姑娘还在里面住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