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先择而后交”
,才会交到好朋友,“先交而后择”
,只能是形成更多的仇隙。
朋友就如一杯茶,慢慢地品味,才能体会个中的滋味。
形骸非亲,大地亦幻
【原文】
形骸①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②;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
【注释】
①形骸:身体躯壳。
②长物:一切身外之物。
【评析】
贪得无厌的欲求,只会使人走向极端;身无长物,才能一身轻,不受束缚而怡然自得。
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所以人们总是对物质上的东西有着太多的奢求,往往站在这座山上,觉得那座山更高。
按照佛家的说法,人的肉身也是幻而不实的东西,形骸身体都不是亲近之物,既然如此,何况人们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身外之物呢?大地也是沧海桑田,昔日山川成了今天的大海,古代的大海,也许是今天的高山,既然大地都如此变幻,无法把握,那么生活在大地上的芸芸
众生,当然也犹如微尘一样,显得太渺小,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既然如此,那么何不眼界更开阔一些,何必在意那些细微末节,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呢?寂而常惺,惺而常寂
【原文】
寂①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②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注释】
①寂:寂静。
②惺:觉醒。
【评析】
人的一辈子总会遭遇许多,在经历的诸事中,有时要清醒,有时却要装糊涂。
糊涂就是善于藏巧露拙,有大度有气量,不为小事所左右;清醒就是知道事情的轻重得失,从而把握得住事物发展的方向,该争取处要作百倍的努力,该放弃处可以淡泊于心。
清醒时要善于观察世事的变化,但不可太沉迷于世事,干扰寂静之心;清醒时还要善装糊涂,对大事明白清楚,对无足轻重的小事则要大智若愚,这才是使生活变得轻松的一种态度。
童子智少,少而愈完
【原文】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①;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注释】
①完:完整。
【评析】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知识一旦累积得多了,便成为一种负担,人的自然天性便受到破坏,使得内心和外在不统一。
所以成人也不妨向儿童学习,感受一下其单纯向上的天性。
少与多,这是事物的辩证法,孩童知识少,感情单纯,充满天真的情趣,智慧不受陈见的束缚,所以更能体现生命的向上与美好,孩童常常提出一些令成人受到启发的问题,就是这个道理。
成人的知识丰富,智慧也很多,所受的束缚也愈多,所以知识愈多,天性愈迷乱。
在生活中,有时就得向孩子学习,保持生命的率真,过得快快乐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