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不胜愤懑,拜表陈情。
若有不合,乞且藏之书府,不便灭弃。
臣死之后,事或可思。
若有豪厘少挂圣意者,乞出之朝堂,使夫博古之士,纠臣表之不合义者
。
如是,则臣愿足矣。
(《魏志·陈思王植传》。
又略见《御览》五十六,三百五十九)
○上书请免发取诸国士息(太和五年)
臣闻古者圣君,与日月齐其明,四时等其信,是以戮凶无重,赏善无轻,怒若惊霆,喜若时雨,恩不中绝,教无二可,以此临朝,则臣下知所死矣。
受任在万里之外,审主之所以授官,必己之所以投命,虽有构会之徒,泊然不以为惧者,盖君臣相信之明效也。
昔章子为齐将,人有告之反者,威王曰:“不然。”
左右曰:“王何以明之?”
王曰:“闻竟子改葬死母;彼尚不欺死父,顾当叛生君乎?”
此君之信臣也。
昔管仲亲射桓公,后幽囚从鲁槛车载,使少年挽而送齐。
管仲知桓公之必用己,惧鲁之悔,谓少年曰:“吾为汝唱,汝为和,声和声,宜走。”
于是管仲唱之,少年走而和之,日行数百里,宿昔而至。
至则相齐,此臣之信君也。
臣初受封,策书曰:“植受兹青社,封于东士,以屏翰皇家,为魏藩辅。”
而所得兵百五十人,皆年在耳顺,或不逾矩,虎贲官骑及亲事凡二百余人。
正复不老,皆使年壮,备有不虞,检校乘城,顾不足以自救,况皆复耄耋罢曳乎?而名为魏东藩,使屏翰王室,臣窃自羞矣。
就之诸国,国有士子,合不过五百人,伏以为三军益损,不复赖此。
方外不定,必当须辨者,臣愿将部曲倍道奔赴,夫妻负襁,子弟怀粮,蹈锋履刃,以徇国难,何但习业小儿哉?愚诚以挥涕增河,鼷鼠饮海,于朝万无损益,于臣家计。
甚有废损。
又臣士息前後三送,兼人已竭。
惟尚有小儿,七八岁已上,十六七已还,三十馀人。
今部曲皆年耆,卧在床席,非糜不食,眼不能视,气息裁属者,凡三十七人;疲瘵风靡,疣盲聋
(本章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