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言符谶
侍中刘е、辛毗、刘晔、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黄门侍郎王毖、董遇等言:臣伏读左中郎将李伏上事,考图纬之言,以效神明之应,稽之古代,未有不然者也。
故尧称历数在躬,璇玑以明天道;周武未战而赤鸟衔书;汉祖未兆而神母告符;孝宣仄微,字成木叶;光武布衣,名已勒谶。
是天之所命以著圣哲,非有言语之声,芬芳之臭,可得而知也。
徒县象以示人,微物以效意耳。
自汉德之衰,渐染数世,桓、灵之末,皇极不建,暨于大乱,二十余年。
天之不泯,诞生明圣,以济其难,是以符谶先著,以彰至德。
殿下践阼未期,而灵象变于上,群瑞应于下,四方不羁之民,归心向义,唯惧在后,虽典籍所传,未若今之盛也。
臣妾远近,莫不凫藻。
(《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奏议治受禅坛场
汉氏遵唐尧公天下之议,陛下以圣备膺历数之运,天人同欢,靡不得所,宜顺灵符,速践皇阼。
问太史丞许芝,今月十七日己未宜成,可受禅命,辄
治坛场之处,所当施行,别奏。
(《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奏具章拒禅
伏惟陛下以大圣之纯懿,当天命之历数,观天象则符瑞著明,考图纬则文义焕炳,察人事则四海齐心,稽前代则异世同归;而固拒禅命,未践尊位,圣意恳恻,臣等敢不奉诏?辄具章遣使者。
(《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奏请受禅
臣等闻圣帝不违时,明主不逆人,故《易》称通天下之志,断天下之疑。
伏惟陛下体有虞之上圣,承土德之行运,当亢阳明夷之会,应汉氏祚终之数,合契皇极,同符两仪。
是以圣瑞表征,天下同应,历运去就,深切著明;论之天命,无所与议,比之时宜,无所与争。
故受命之期
,时清日晏,曜灵施光,休气云蒸。
是乃天道悦怿,民心欣戴,而仍见闭拒,于礼何居?且群生不可一日无主,神器不可以斯须无统,故臣有违君以成业,下有矫上以立事,臣等敢不重以死请。
(《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谢刘表笺
考
(本章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