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恕(二)
○体论
谨案:《隋志·儒家》: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
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
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
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
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
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
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
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
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
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
今录出校定为一卷。
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
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君第一
人主之大患,莫大乎好名;人主好名,则群臣知所要矣。
夫名,所
以名善者也。
善修而名自随之,非好之之所能得也。
苟好之甚,则必伪行要名,而奸臣以伪事应之;一人而受其庆,则举天下应之矣。
君以伪化天下,欲贞信敦朴,诚难矣。
虽有至聪、至达之主,由无缘见其非而知其伪,况庸主乎!
人主之高而处
(本章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