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概述肝豆性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的疾病。
多在10~20岁间起病,男多于女,有家族遗传史。
主要表现为(1)震颤、手足徐动、舞蹈症样不自主运动。
(2)肌强直,呈假面具状,言语不清,咀嚼吞咽困难;运动迟缓,易倾跌。
(3)癫痫样发作。
(4)植物神经症状如多汗、多涎及多饮、多尿。
(5)精神症状如暴怒、好哭、坐立不安,或焦虑、忧郁,亦可见记忆力减退,甚或痴呆。
(6)肝病症状如肝区疼痛,腹胀,消化不良,亦可见脱发,**异常及贫血等。
刮痧部位
1.头颈部百会、风池。
2.背部肝俞、肾俞。
3.上肢部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
4.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承山、三阴交、太冲。
扭转痉挛
概述扭转痉挛为锥体外系疾病之一,多在儿童期发病,以扭转性不随意运动为特征,有遗传性。
故本病又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
原发性扭转痉挛多在5~15岁起病,先为身体某一部位不自主的异常扭转动作,多见于下肢,个别病例可始自上肢、颈部或口咽部肌肉。
一般自肢体远端向近端发展。
早期不自主运动仅在随意运动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晚期静止、休息时也可出现。
刮痧疗法
1.头颈部百会、风池、大椎。
2.背部肝俞、肾俞。
3.上肢部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4.下肢部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
多发性硬化症
概述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神经系统原发性脱髓鞘性疾病,其特点为病灶播散和病程常有缓解与复发的反复出现,特别好发在北半球的寒冷和温热地带。
本病临床症状为(1)精神症状,以欣快症状较为多见。
(2)言语障碍,如发音不清。
(3)颅神经功能障碍以眼球震颤常见,多有眩晕。
(4)感觉障碍,如早期常有疼痛,麻木和针刺感,烧灼或寒冷感。
(5)运动系统功能障碍,如痉挛性瘫痪,手部动作笨拙和意向性震颤。
(6)其他症状有尿频、尿急、尿失禁或尿潴留、**及癫痫发作。
刮痧部位
1.头颈部太阳、攒竹、翳风、地仓、下关、颊车、风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