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映侧过头,半靠在温承的肩膀上,十分随意。
伶人在后面弹奏着,多是一些柔婉小调,譬如《采莲回》、《春波绿》等,不少是他和温承在戏楼里听过的曲调。
除此之外,亦有一些新鲜曲子,说是江南一带的乐师新谱的曲子,听起来很是精致。
直弹了半个多时辰,又换了新的曲子,但这次却有不同,弹奏者在拨弦的同时,低低的吟唱着。
薛映细细听了一回,觉得曲子有点熟悉,却又不能完全听懂唱词,只模糊听到一些“月牙”
之类的词语,听着并不是合辙押韵的唱词,于是小声问道:“他们在唱什么?”
“一些给孩子听的小调。”
温承道。
怪不得用词听起来有几分童稚之气,声音又是这样的柔和,薛映眨了眨眼睛,听得更认真起来。
温承在旁边看着他听得仔细,问道:“打算学着唱给孩子听?”
“嗯,但我怕我唱的不好听,”
薛映听得十分专注,回答问题也断断续续,“我头一次听这些,该让他们给我唱词瞧瞧。”
温承在心里叹息,他明白薛映在幼时缺憾很多,故而不想让孩子重复他自己幼时的缺憾,但又怕自己做得不够好,难免会畏手畏脚。
他将薛映揽得更紧了些,同他说道:“调子好不好听并不重要,没有哪个孩子会嫌弃这些。”
他想起幼时母亲曾经哄过他,不独是睡前的歌谣,还有好多哄孩子的话。
他已经记不得那时候母亲都说过什么了,只记得每一句话语里饱含着的都是关心和爱意。
“他就算嫌弃不好听,也不会说啊,我是怕他听了一直哭。”
薛映有点担心,又问温承,“那你听过这些吗?”
“嗯。”
温承答应着。
“那你会唱吗?”
薛映想,若是到时候他不会哼唱这些,好歹有人帮自己。
温承沉默了下,没有接话。
吟唱词曲并不只是优伶乐姬的行径,便是在达官显贵们,乐极之时也有击鼓而歌之事,平素酒宴行酒令唱诵几句的时候更是不胜枚举。
但他自小时到如今,一向是有点冷的性子,于这些声色之事全无兴趣,从来没有哼唱过任何的曲调,这是他完全没有尝试过的事情。
薛映见他不说话,好奇心蹲顿起,轻轻摇晃温承:“我听说从军的人都会唱思乡曲。”
温承看着薛映充满期待的眼神,更加默然。
瞧了一会儿,他伸手揉揉薛映的头。
薛映则是一直回望着他,见他实在不肯唱,也没有不高兴,他并不想难为他,只是心里还是有点好奇,轻轻咬了下嘴唇,便要转过头继续听曲子。
而后他听到温承轻轻叹了口气,气息似乎从自己的耳膜上拂过,他转过头,看见温承低头吻了过来,动作十分轻柔,像是因为没有完成他的心愿,而在补偿安抚他。
薛映没料到是这个反应,回应着他的亲吻,在漫长的吻之后,趴在温承身上,小声道:“我又没有不高兴。”
温承依旧没有说话,等着薛映缓过呼吸,唇齿再次纠缠起来。
后面的日子里,每日除了看书散步以外,王府的伶人们都会来弹上几曲,眼瞅着快要过年,年前的最后一次祭礼终于完成,年夜已是在三天之后了。
而这几日,薛映收到了四夷馆通译的回信,信里解答了大多数疑惑,而对于不确定的字,老通译们还给了好几种猜测。
薛映照着书看了好久,基本上还原了药方,只是不太确定实际的药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