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能坚持并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那么到高考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个大学读的。
也正因为有“一本、二本,重点、非重点,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读什么样的专业和在大学里怎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因为读大学之前,那是应试教育,是为考试而读书;而大学期间,那是适应社会,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玩命练就自身综合能力,特别是出社会后的各种能力的关键阶段。
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大学开始培养自己,凡不会的、还不行的都要培养”
的等等观念,所以他一直没想过给将要迎来高考的女儿什么压力……因为说到底,他终归是相信女儿即便是再不济也会有一个大学读的。
对此,他丝毫没有想过“万一”
,即便后来他想到了“万一”
,也受到了“万一”
给他的心灵和脑子带去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恐惧和迫袭。
当然这种恐惧和迫袭是后来的事儿,在这里得先暂且不表。
他得先去说说对高考的那份超然和洒脱。
高考前,2月28日星期三·甲辰年正月十九11:30,他曾在百日誓师现场,向女儿和女儿她们班的一帮同学寄语:冲吧,坡顶就在那里!
笑吧,灿烂就在百日后!
如果,陪伴里只有这份超然和洒脱就好了,但是陪伴里的世界却不总是这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青春期”
“现在的孩子特叛逆”
等等这些于向北他们那个年代不曾听说或者很少听说的词汇,也开始在困扰着他。
对此,他时常有小心翼翼,可即便是他很注意小心翼翼了,他也会因为问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而从女儿的面部表情上去如是反思自己和寻找答案。
虽然,更多的时候,他并没有说错什么、没有做错什么。
原本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是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日子。
但是在女儿高考的前一个月,女儿写给他的一封并搁于他床头柜上的那几页写在练习本子上的书信,却迫使他在女儿高考的这一年很正式的写了下面这一封回信,去算作是对“叛逆”
的回应。
虽然,女儿当天就悄悄地把写给他的书信从床头柜上撤了回去,想让它没有发生过。
5月12日星期日·甲辰年四月初五09:09
对不起!
我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让你不快了。
出于礼貌,昨晚上的家长会,我的确跟班主任、数学老师、英语老师有过交谈,但那都是正面的,表谢意式的,毕竟这是最后一个家长会了,同时也是跟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和最后一次见面。
我不知道你会作那些想(指你写给我的信)。
说再多的对不起,在此已不能起救赎之作用。
在这一世,为父为女,都不是我和你能选择的,为父能做的就是在平日里对你多一点尊重,在你不讨厌我的时候多向你走近一点,在你讨厌我的时候知趣地走开。
人世间,即便是父亲,也只是你人生当中的过客,甚至是符号。
作为你的父亲,或许有十年是你喜欢的,或许有好几年是你讨厌的。
但他都不应该左右,也左右不了你的人生。
没几天就高考了,无需多久就可以离开这里去开始属于你自己的人生了。
在英语老师的眼中,你有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她超喜欢你;在数学老师的眼中,你特别有礼貌,很不错;在班主任老师的眼中,你很自律,甭管出现什么状况,她都相信你,也特别高兴你高三以来的表现,且对你的高考很有信心。
如果没有父亲的存在,会怎么样呢?
坚持吧,或许因为父亲,你已然跌落在了谷底,可再跌又还能怎么跌呢?之所以建议你考去外地,便是想让你少去“父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