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是老子的著作,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奉为创始典籍。
《道德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
明代焦竑认为,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并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
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
唐玄宗时,更尊此经为《道德真经》。
“老子所著言道德之意的上下篇”
,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微言大义,一语万端,当为“万经之王”
。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